1月26日,央行在其官网发布《2023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末,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500家。贷款余额7629亿元。从企业数量和贷款规模看,小贷公司去年全年减少了458家,贷款余额减少了1478亿元,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已经不及10年前。
回顾行业发展历程,小额贷款的模式最早是在1994年被引入我国。2005 年 10 月,我国在五省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。而行业整体进入高速发展期则是在2013年之后,当年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《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,行业由此迎来“春天”,小贷公司的数量和贷款规模开始迅速扩张。特别是,2015年《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出炉后,网络小贷牌照面世,打破了传统小贷牌照仅限于地方展业的限制,可在全国开展业务。在互联网流量“巨头”争先涌入配合下, 极大助力了小贷公司发展。数据显示,2015年-2017年,全国小贷公司最多的时候达到8910家,贷款余额最高近万亿元。
短时期的“狂奔”过后,小贷行业迎来发展的顶峰的同时,公司治理不规范,风险内控能力足、商业模式不成熟等一系列行业乱象也逐步暴露。2017年末,随着“现金贷”风险的蔓延,网络小贷牌照审批被直接叫停,小贷行业进入整改期。近年来,《关于规范整顿“现金贷”业务的通知》《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》《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》《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,推动小贷业务整体发展进入规范发展阶段。其中,原银保监会联合央行起草的《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明确了网络小贷公司的监管体制、业务准入、业务范围和基本规则,并对网络小贷公司的控股股东、注册资本、融资杠杆率等提出具体要求。
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对小贷行业不断加强的金融监管是加速行业出清的主要原因,而这一态势仍将延续,无论是传统小贷公司还是网络小贷公司,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强化公司治理,增强公司实力,找准市场定位,牢牢守住风险底线,切实践行普惠金融理念,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。
此前,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、会长王非在参加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“合普惠 新金融——2023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讨暨典型案例发布会”时指出,小贷行业在经历了探索期、成长期、稳定期后,目前已经进入“机构总量整合优化、贷款结构小额分散、产品服务转型创新”的整合期,“这既是响应监管部门政策导向的主动作为,也是顺应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”。